關鍵詞:趙憲 朝鮮使臣 明代中國 形象塑造
摘要:明代中期出使中國的朝鮮朝使臣,對中國形象的塑造呈現出幻想與真實相互交織的特點,趙憲使行中國所留記錄中的“八條疏”和“十六條疏”集中地體現了這一特點。趙憲分別對嘉靖皇帝、萬歷皇帝和明代的官吏制度、中國厲行節約的風俗與完備的禮儀制度、人民自治的“鄉約制度”和“天下大同”的中國經濟進行了虛幻與真實交織的敘寫,展現了他所看到的本國存在的問題,并試圖以北學中國的方式來促進本國繁榮富強的復雜心理,也展示了他對明代中國特殊的想象與塑造的過程。
東疆學刊雜志要求:
{1}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2}項目背景和目標:在文章中清晰地介紹基金項目的背景和目標。說明該項目所屬的研究領域以及解決的具體問題。
{3}作者需保證作品的原創性、科學性和知識性,不得抄襲、剽竊,切勿一稿多投。
{4}每篇文章需附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歷、職務、研究方向、聯系方式等],如有通訊作者也需提供其簡介。
{5}來稿應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正文標題和序號可分若干層(一、??(一)??1.??(1)??)。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
{6}注釋:用于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做出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當頁地腳處,每頁重新編號,文中用數字加圈上角標注(如①②……)
{7}若文中涉及表格或圖片,原則上不跨頁,表須有置于表格上方的編號與表頭,圖須有置于圖片下方的編號與圖說,編號均以阿拉伯數字排序。
{8}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9}參考文獻:(1)正文格式:作者,發表年(多版次文獻請同時提供第 1 版的發表時間),頁碼,外加圓括號。(2)文末格式:中、外文獻分開,各按音序排列。
{10}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