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卒中 腦缺血 血栓溶解療法 纖維蛋白溶解藥 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動脈溶栓治療的遠期轉歸及其影響因素。方法納入接受動脈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ottled Rankin Scale,mRS)評價溶栓治療90d時的神經功能轉歸,根據評價結果分為轉歸良好組(mRS評分0~2分)和轉歸不良組(mRS評分3~6分);根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級標準評價溶栓后血管再通程度;記錄溶栓治療后7d內顱內出血發生率以及3個月時的病死率。利用單變量分析和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動脈溶栓遠期轉歸的影響因素。結果共納入42例接受動脈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例(45.2%)轉歸良好,23例(54.8%)轉歸不良;27例(64.5%)血管再通良好(TIM1分級2~3級);13例7d內發生顱內出血(31.0%),其中有癥狀顱內出血8例(19.0%);11例(26.2%)在90d內死亡。單變量分析顯示,基線血糖水平(P=0.019)、基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P=0.014)、有癥狀顱內出血(P=0.005)和血管再通程度(P=0.002)均可影響動脈溶栓患者的遠期轉歸。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提示,基線血糖水平較低和血管再通良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動脈溶栓治療后遠期轉歸良好的獨立預測因素。結論對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排除禁忌證后進行動脈溶栓安全、有效;入院時血糖水平較低和溶栓后血管再通良好與動脈溶栓遠期轉歸良好相關。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要求:
{1}題名:以20字以內為宜。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來稿提倡言簡意賅,詳略得體。來稿務請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有關著作權、文字、標點符號和數字使用的法律和技術規范以及本刊的有關規定。
{3}作者簡介請寫明作者姓名、職稱、研究方向、工作單位、職稱和詳細聯系信息,包括通訊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以便聯系。
{4}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5}注釋格式與順序為著者(含整理者、點校者)、書名(章節數)、卷數(章節名)、版本(出版社與出版年月)及頁碼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