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輪作模式 土壤次生鹽漬化 水旱 山區經濟發展 雷竹筍
摘要:雷竹筍是臨安區的優勢特色產業,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種植并快速發展,鼎盛時期全區達17萬畝,經濟效益顯著,為山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由于雷竹筍生產是采取精耕細作、高強度化肥投入、覆蓋保溫冬季出筍、且長期連作,竹齡普遍在25~30年,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及酸化、病蟲害尤其是土傳病加重、植物自身根系分泌毒素自毒、土壤營養元素平衡破壞等因素危害雷竹生長,逐漸出現了竹林退化,作物減產,產品變劣,甚至出現筍竹死亡絕收。
杭州農業與科技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2}來稿及修回稿均請自留底稿,以便聯系。編輯部收稿后即編號送專家審閱,并盡快將稿件處理結果通知作者。若1個月內未收到擬用通知,稿件即可另行處理。
{3}參考文獻:不得省略,最少5條以上,需在文中引用處標注,并序號與參考文獻序一致。
{4}題名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另外,如果為系列論文、題名語意未盡,可用副題名補充說明論文中特定內容。
{5}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