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紅外光學 長波紅外天線 輻射制冷供熱 黑體輻射
摘要:常溫地球紅外能量巨大,但因其頻段帶寬寬、強度低且易傳導,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將帶寬較寬的地球常溫紅外輻射波(8~15μm),轉換為帶寬相對比較窄(9.35~10.35μm)、溫度相對穩定的水媒介質,水媒介質經過毛細管網向外輻射紅外長波,再通過長波天線接受實現能量的轉換。結果表明水媒介質單位時間內流過單位面積毛細管網的輻射能量及能量密度巨大。計算了長波接受天線及天線陣重要參數。如果以16℃水媒介質考慮,可實現毛細管網紅外輻射能轉換率達94%。
量子電子學報雜志要求:
{1}作者的姓、名;出版年;篇名、刊名、刊物的卷號和期號、文章的起止頁碼;書名、出版地和出版者。
{2}來稿必須是作者的原創作品,務求論點明確,引證有據,邏輯清晰,數據準確,文字簡練。
{3}題名須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不要副標題,一般不超過20 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字符、代號等。
{4}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5}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