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顯微鏡 經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 外科手術 微創性
摘要:背景:可擴張通道輔助微創經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MI-TLIF)已廣泛應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療,臨床報道效果良好。有關顯微鏡配合MI-TLIF術的臨床報道少見。目的:對比顯微鏡MI-TLIF術與直視MI-TLIF術的臨床效果,評價顯微鏡在MI-TLIF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間收治的66例單節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32例采用顯微鏡MI-TLIF術治療(顯微鏡MI-TLIF術組),34例采用直視MI-TLIF術治療(直視MI-TLIF術組)。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神經激惹癥狀及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腰腿痛視覺模擬評分(VAS)、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X線檢查評估植骨融合及內固定并發癥情況。結果:所有患者隨訪12~36個月,顯微鏡MI-TLIF術組患者平均隨訪(22.6±1.2)個月,直視MI-TLIF術組患者平均隨訪(23.8±1.2)個月。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腰腿痛VAS評分、ODI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顯微鏡MI-TLIF術組患者術后神經激惹癥狀發生率低于直視MI-TLIF術組患者[6.3%(2/32)vs 14.7%(5/34)],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428)。顯微鏡MI-TLIF術組1例患者術后傷口淺表感染,直視MI-TLIF術組1例患者術中硬脊膜撕裂。兩組患者末次隨訪時均未發現植骨融合不良及內固定并發癥。結論:顯微鏡MI-TLIF術可獲得與直視MI-TLIF術同樣良好的臨床效果,且操作視野好,神經激惹相對較少,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
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要求:
{1}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2}論文分類號為了便于檢索和編制索引,本刊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標注論文分類號,置于中文關鍵詞的下方。作者將文稿中留空,由本刊編輯部統一標注。
{3}中英文標題(含副標題)。文章標題應當準確體現文章內容,不宜過長或過簡,副標題和主標題之間的關系應當清晰明確。
{4}如果引用同一作者同一年份多個參考文獻,用a、b、c等標注。
{5}中文內容摘要300字左右,要求能夠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中文關鍵詞3~5個,應為能夠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