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深度學習 作戰文書 命名實體識別 神經網絡
摘要: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雙向長短期記憶網絡和條件隨機場的神經網絡模型被廣泛應用到作戰文書以及軍事命名實體識別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種基于CNN-BiLSTM-CRF的作戰文書命名實體識別方法,首先利用卷積神經網絡(CNN)提取字符級特征向量,而后與詞向量、詞性特征向量進行拼接作為輸入,從而達到提高識別率的目的。同時,分析命名實體在不同分類標注情況下,對模型性能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一種針對作戰文書命名實體識別的細分類標注策略。實驗結果證明,該模型相對于其他方法表現出了更好的性能,且細分類的標注體系對于特征表達有一定的幫助。
指揮控制與仿真雜志要求:
{1}注明本文的重要題注、論文的性質(什么基金資助項目或哪級管理的科研項目、××學位論文、獲××論文獎等)和作者簡介。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3}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務必與文末的參考文獻相對應;特別是尊重本刊已發表的相關內容論文作者的勞動,注重對本刊論文的合理引用。
{4}來稿文責自負,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作者自留備份稿,恕不退稿。本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5}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6}本刊審稿期限為三個月,自稿件投遞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收到回復者,可自行處理。
{7}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應以第3人稱的語氣書寫。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們”等作為陳述的主語。
{8}文中小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第二級標題用“1.”、“2.”、“3.”標示,第三級標題用“(1)”、“(2)”、“(3)”標示,每級標題序號前均空兩格。
{9}論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例如:××省××市(區、縣)××路××號××收]、聯系電話(固定電話、移動電話)、電子郵件,以便我們及時快捷地與您聯系。
{10}全文圖和表分別統一編號(即:圖1、圖2,表1、表2……)。復雜的圖如果不能在Word文檔中直接繪制,請用繪圖軟件繪制生成單獨的文件。圖和表均須有圖題和表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